新闻中心 /News
有没有瑜伽中较常见的专业瑜伽问答?
瑜伽常问四大问题回答 1.每天练习多长时间比较好? 每周应该练习几次? 其实一次标准到位的练习胜过多次的随意练习。因为每一个体式会依据每个人的身体条件的不同的标准不一样。我们更应该逐渐学会更关注正在练习的体式。 为什么这样练习?在练习什么?如何正确的去练习?对一个初学者来说,体式的质量比保持体式的时长更为重要。 举几个体式的例子来说明: 每个体式的保持时间不应该超过20--30秒。但是在支撑头倒立和支撑肩倒立,犁式,双腿背部伸展,坐姿和放松的姿势时应该保持3---5分钟。最好重复体式2-3次(除了头倒立)。 建议初学者练习的时间应该在(45--50分钟左右)或者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来练习 例如比较虚弱缺乏力量的人可以从每周练习一次开始,然后每周两次,接下来隔天一次。当你习惯了这个练习的过程后就可以每天规律的练习了。在练习体式时:不要有思想上有压力,要以轻松自由的心态开始契入练习。所以最好能在有经验的教练或者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练习开始。让瑜伽的练习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2.老师教的动作我都做不到位,距离标准动作太远了? 对于初练者,体式的精准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个阶段他对于自己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和平衡能力的把握还受到一定的限制。大多初学者的身体相对比较僵硬,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力不足,更谈不上深层肌肉的的启动了 所以初学者只要能做到自己的极限且舒适的感觉就好。再通过长期B-sport B体育官方网站的练习循序渐进的提高标准。反之,过多的精准的动作反而会让初学者失去兴趣,进入疲惫;更谈不上思想心灵层次。但是,经过长期的练习,你的练习体式也会渐入佳境,当然你的思想也会随之受到洗礼。 3.第一次瑜伽练习的时候身体很舒服。第二天浑身酸困,那我休息/还是继续练习? 这个也是大多数初学者问的最多的问题。因为任何运动都可能出现迟发型的肌肉酸痛,即在运动后数小时,甚至24小时左右以后才会出现的肌肉酸痛现象。 练习瑜伽初期,身体的活动方式和以前会有很多不同,所以刚开始练习瑜伽时身体的酸困感会很强烈。通常肌肉酸痛的持续时间在一至三天左右。迟发型肌肉酸痛的原因: 可能是因为剧烈运动过后,细胞之间、肌肉之间互相摩擦,使细胞膜受损而引起的轻微发炎(无菌炎症)。也可能是无氧运动使乳酸堆积所致。当然如果对于长期不运动或者运动量过大,超出负荷的练习也会导致肌肉酸痛。如果酸痛的很严重练习者可以休息一天,也可以通过冰敷或者按摩的方式缓解。如果酸痛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最好能坚持练习,这样经过一周左右的练习,身体就会适应瑜伽,酸痛的感觉也会越来越轻,直至最后可以全然的享受瑜伽。 4.瑜伽练习后多久可以进食? 练习瑜伽最适合空腹练习。饭后3-4小时,饮用流体食物后半小时左右练习为佳。瑜伽练习结束一个小时后方可进食,练习后不宜马上进餐(因为当我们在练习时,体内的气血都在肌肉和骨骼里,消化系统没有做好消化的准备,所以瑜伽后马上进食很容易导致胃部的不适。另外人体存在着三个能量库。第一个在我们的肩臂,第二个在我们的上腹部,第三个在我们的下腹部、臀部。这三个部位也是我们经常发胖的地方。在我们空腹运动的时候这些能量库打开,供应能量,消耗这些地方的脂肪。而能量库的闭合需要2-3个小时。如果我们在能量库还没有闭合的状态下补充食物,新的能量又来了,这时仓库门开着,这些能量就又进入了能量库,刚才消耗掉的又给补充回来了。这也是运动过后进食比较容易发胖的原因。所以最好是在能量库即将关闭的时候进食。) 如果还有要问的、了解的可能还很多,可以在下面跟帖回复提问,我们会尽心为各位同学解答。
答:首先我们练习瑜伽确实有助于改善体型,但改善体型的同时也加快了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因此睡眠和胃口也会变得越来越好,所以在练习的同时还要忌口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哦!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在练习完瑜伽之后会以长痘的方式来排除体内的毒素这是很正常的不用担心,您只要平时多注意清洁就好了。
答:瑜伽体式没有固定的,会有很多变体,比如有降阶,升阶。现在教学的都是基本体式,你们出去教会员的时候,如果他们做不到你们就可以给他们做降阶的,也可以是变体的。现在瑜伽有很多流派,对体式的要求会有一些不一样。
答:在练习的时候要保持空气流通,上课练习的时候毛孔是打开的,空调寒气会入侵身体,导致你得感冒。并且肌肉遇到冷气会紧张,做体式时就容易拉伤。
答:瑜伽不是表演杂技,不是劈叉就是练习瑜伽,要在这一呼一吸之间找到瑜伽练习的真谛。不要一味的追求高难度体式,而且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一样,有些力量方面的练习就会强很多,有些人柔韧性好的会比较快,要循序渐进的练习。
答:由于平时锻炼少,还有练习的时候肌肉有乳酸堆积,是要通过一点的时间去缓解,刚开始酸痛是正常的,可以在睡前泡泡脚,也可以在练习过后做一些松解肌肉的动作,比如让家里人帮忙踩一踩,舒缓一下。
一般瑜伽的问题就是这些了,每个人接触瑜伽的情况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会些许不一样。如果你有什么问题,还可以来跟我留言互动。我们一起探讨的!
许多的专业理论知识需要你去在书本中学习,在问答中只能找到知识碎片,不能系统的构建你的知识体系。
学习瑜伽还是要从实践出发的,从我开始学瑜伽,老师就以中医筋络为基础教导我,以养生为目的平心顺气,以内观为道提升灵性觉醒。这个瑜伽的缘分,经过十几年的练习,也在各种派系里探索了很久,瑜伽B-sport B体育官方网站哲学、解剖学、正位、顺势疗愈、整复、甚至灵气、气功….,许多理论的获得必需整合成为一种安定的练习模式,学习才有意义。这样看来似乎不只1%理论那么少,是不是?!
这句话的智慧,不是要我们轻忽理论的价值,而是知识吸收之后要「放下」,让知识成为练习中的自然行为;只有放下理论的束缚,练习才会诚实而纯粹的面对身体的声音。因为感受比知识更真实,保留清净的脑袋奉献给99%的练习,启发比理论更高的智慧,瑜伽才会自然带来良好的体能、美好的生活质量。
中医老师傅也这么说「临床比理论重要,会教中医未必能治病。」中医学习时老师要我们常常帮人把脉,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纪录整合一套属于自己的临床诊断方法。老师可以三天讲完脉学理论,但是练习与实践,却是一辈子的功课。
瑜伽是来自99%的练习,保持往内观察,往外释放,并且把瑜伽的好处与身边的人分享,这样瑜伽才是利己利人的练习。